尚標:知識產權業(yè)務這么火,可是為啥專利律師那少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fā)布時間:2017-08-17 12:38:00 瀏覽:2575
知識產權業(yè)務這么火,可是為什么專利律師那么少?
2016-01-05尚標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yè)報告中法學專業(yè)頻亮紅牌,法學畢業(yè)生如過江之鯽,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我國律師行業(yè)人滿為患已成共識。相較之下,專利律師領域則顯得分外冷清,每念及此,筆者常不免有“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之感,生套陳伯玉《幽州臺歌》細陳專利律師此番“冷清”景象之緣由一二,個中牢騷語有失偏頗處,還望看官們一笑置之。
1“前不見古人”—我國專利事業(yè)起步晚
我國專利事業(yè)起步晚,1985年4月1日才正式開始實施專利法,至今剛過而立,落后西方專利強國300多年,尚未形成中國特色的專利制度體系和成熟的專利理論研究體系。
專利律師大體有兩類:有技術情結的法律人和有法律情結的技術人,前者由于缺乏理工科背景在專利領域可能頻頻碰壁,或無法全面涉獵,然而理論又要從實踐中來,不扎根實踐的土壤,難以形成深刻、成熟的理論;專利律師大多是年輕律師,理論學術研究不僅僅要求專利律師熟悉相關法律,深厚的法理知識也必不可少,然而社會科學領域的理論研究又恰恰是由技術入法律的專利律師們的短板,沒有長時間的鉆研難以達到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并形成深刻獨到的見解。
2“后不見來者”—高校專利人才供給匱乏
國內知識產權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基本上是“摸著石頭還沒過河”,人才培養(yǎng)成果并不顯著。我國知識產權高等教育始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在1981年首次在民法和國際經濟法兩個專業(yè)招收知識產權方向的研究生,如今,經過三十余年的發(fā)展,許多高校也在本碩博多個層次上開展了知識產權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但是,當下高校中知識產權學科大多依附于法學院,且專職教學人員也多是法學出身,缺乏專利乃至知識產權領域的實踐經驗,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多以法學理論知識為主,專利領域更是少有涉及,學生普遍缺乏理工科知識的灌輸和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法律與技術兼修并重的高校實戰(zhàn)型專利人才輸出匱乏,“源頭少活水”,領域內專利律師自然也就少了。
3“念天地之悠悠”—專利訴訟門檻高
知識產權領域門檻高是業(yè)內公認的,而其中門檻最高的又當屬專利。除了較高的法律服務水準,因為專利訴訟涉及機械、電子、化學等多個技術領域,對律師的專業(yè)技術和復合型知識結構要求也很高,理工科背景儼然是專利律師的代名詞,這恰恰是多數律師所不具備的。
另外,專利訴訟和一般民事訴訟相比,商業(yè)色彩也更濃重。獲取高額賠償僅僅是專利訴訟常見的目的之一,由于訴訟雙方大都是競爭關系,提起專利訴訟也是競爭市場份額的一種手段,同時,專利訴訟制造的廣告效應也不失為企業(yè)宣傳和知名度推廣的一個渠道。因此,專利律師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理工科背景和扎實的法律知識基礎,還要能夠站在企業(yè)管理者的角度來制定相應的專利訴訟策略,從而更加全面地維護客戶的利益,于是一定程度的工商管理和經濟學知識儲備也必不可少。
法律基礎、專業(yè)技術、商業(yè)思維幾大門檻令人望而卻步,因此跨入“專利”這扇大門的法律從業(yè)者并不多。
4“獨愴然而涕下”—專利律師收入不高
專利律師作為復合型人才,熟悉法律兼懂技術,且常言道“物以稀為貴”,按理應該躋身高收入階層,然而,事實上大部分專利律師距離“高收入”這三個字還有一定差距。
其一,在律師業(yè)務中,收入相對較高的要數涉外業(yè)務,專利律師也不例外。不過,涉外專利業(yè)務除了要求專利律師擁有寬廣的知識面、理工科背景和相關法律知識,還需要優(yōu)秀的外語能力,目前大多數專利律師的涉外法律服務水平與社會需求差距甚大,專利律師要進入涉外市場的角逐困難重重。
再者,涉案專利的質量問題也是影響專利律師收入的“罪魁禍首”。專利質量大致由兩個因素決定:專利技術創(chuàng)新程度和專利文件質量。一方面,在當下“重數量輕質量”的政策導向下,我國雖然專利事業(yè)起步晚,國家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文化和創(chuàng)新氛圍尚有待加強,可專利申請和授權的數量卻十分龐大,近幾年來有效發(fā)明專利申請量更是多次蟬聯世界第一,大大超出了國內現有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規(guī)模,形成了原創(chuàng)核心專利少、多數專利的價值甚至低于其申請費用和維持費用、量與質嚴重失衡的“專利怪象”。另一方面,一部分擁有創(chuàng)新技術的專利權人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高,為了節(jié)約成本自己操刀撰寫專利文件,而不是選擇有專業(yè)資質的代理機構,盡管因為技術創(chuàng)新突出也能夠獲得授權,但由于撰寫隨意,加之缺少后續(xù)專利訴訟角度的考量,專利文件的質量一般較低,其穩(wěn)定性也不容樂觀,專利價值大打折扣,最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專利的質量問題直接影響專利訴訟標的金額,目前絕大多數專利案件都是小標的案件(10-20萬),相應地,判賠額也低,律師代理費也低(1-3萬)。
專利案件數量本身就有限,“僧”不多“粥”也少,但案件又有復雜程度高、對律師的專業(yè)技術水準和訴訟水平要求高、周期長等特點,對比其他領域,專利律師可以說是“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判賠額低打擊了專利權人的訴訟積極性,投入產出率低也會動搖專利律師堅持專業(yè)方向的信心,“說多了都是淚”,不少對專利訴訟領域懷有情結的年輕律師,最終迫于生計無奈選擇轉行或將重心轉移到更有“錢途”的領域中去,因此行業(yè)內“純種專利律師”鳳毛麟角。
寫到這里,過去和當下說了不少,不乏辛酸事,看官中依舊抱有專利律師情結的不知尚有幾何,怕是又要“嚇退”一批。然而,我一向以為,能被“嚇退”的,多半也不適合“進來”,那么趁早去另一個領域開辟自己的天地也不失為好事一樁。不可否認,在傳統(tǒng)知識產權領域和低端市場,專利律師的黃金時代或許已經漸行漸遠,但在高端市場,專利律師現下提供的服務還不足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行業(yè)內不乏機遇與挑戰(zhàn)。能留下來的,想必也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知識產權保護正日益受到重視和關注,專利律師是值得全身心投入的朝陽行業(yè)。
現狀或許坎坷,但前途風光無限。共勉!
-
43類
大粥門
查看詳情 -
20類
寶瑞鳥 PEREOVO
查看詳情 -
16類
柔月
查看詳情 -
33類
醉無忌
查看詳情